订阅
白癜风遮盖 美豆:近期或是基金买玉米卖大豆套利平仓带动盘面较意外上行1.核心逻辑:美玉米、美豆播种进度相较上周也有大幅提高,但整体依旧怕偏慢。目前玉米收入保险全额赔付期规定的播种期不多了,后续转播大豆的可能性再逐步增加;此外,目前大豆产区天气对播种及后期生长预期依然向好。在新季美豆改善预期下,美豆07-11 价差始终保持深度的back 结构,这样得结构对近月形成了无形的压力。基本面看,支撑近月走强的是旧作大豆出口销售数据。现在国内采购节奏快,对盘面有很大的支撑。但是后期等国内这部分缺口补齐,美豆天气又没什么太大的变故,美豆价格预计会下沉。此外,国内持续投放储备大豆,国内缺口或许也比预期的要小。展望后期,在天气利多市场发酵之前,美豆突破行情依然缺乏长效支撑,在较低的结转库存水平下,或维持1580-1700 合理区间波动。 2.操作建议:观望为主 3.风险因素:南美天气出现异常,政策动向,疫情加重4.背景分析: 隔夜期货: 5 月27 日,CBOT 市场大豆收盘上涨,主力07 合约涨幅44.75 或2.66%,报收1725.75 美分/蒲。 重要消息: USDA 作物生长报告:截至2022 年5 月22 日当周,美国大豆种植率为50%,高于预期,分析师平均预估为49%,此前一周为30%,去年同期为73%,五年均值为55。 USDA 出口销售:截至5 月19 日当周,美国2021/2022 年度大豆出口净销售为27.7 万吨,符合预期,前一周为75.3 万吨;2022/2023 年度大豆净销售44.3 万吨,前一周为14.9 万吨。2021/2022 年度对中国大豆净销售-10.8 万吨,前一周为39.3 万吨;2022/2023 年度对中国大豆净销售0 万吨,前一周为0.8 万吨。 蛋白粕:美豆成本支撑逻辑继续提振豆粕价格或依然坚挺1.核心逻辑:受美豆的成本逻辑带动,豆粕触底反弹行情之后,相比美豆表现出更加的顶部压力。季节性增库压力叠加高价下下游需求的疲软,尽管不能主导豆粕走出独立行情,但会对区间行情压力形成相对明显的牵制。后期美豆乎回落调整趋势兑现,豆粕价格预计也会大幅回落。展望后市,无论是考虑美豆旧作有相对明确的底部,还是考虑国内二季度后不断收缩的供应,豆粕底部依然有较强支撑。关注豆粕回调行情中的逢低买入机会。 2.操作建议:M09 合约3900-4000 逢低考虑买入3.风险因素:政策动向,南美天气异常 4.背景分析: 国家粮食交易中心:经国家有关部门研究决定,于2022 年5 月27 日13:30 竞价交易50 万吨进口大豆。 压榨利润:5 月26 日,巴西6 月升贴水下降3 美分/蒲,巴西6 月套保毛利较昨日上涨1 至-150 元/吨;巴西7-8 月升贴水分别下降4、4 美分/蒲,巴西7-8 月套保毛利较昨日分别上涨3、2 至-158、-211 元/吨。美西10-11 月升贴水无变化,美西10-11 月套保毛利较昨日下降14、13 至-317、-287 元/吨。美湾10-11 月升贴水无变化,美湾10-11 月套保毛利较昨日下降14、13 至-222、-175 元/吨。 现货市场:5 月26 日,全国主要油厂豆粕成交26.39 万吨,较上一交易日减少15.97 万吨,其中现货成交24.59 万吨,远月基差成交1.8 万吨。 开机方面,全国开机率较上个交易日继续下滑至64.09%。(mysteel)油脂:印尼政策利多空间有限制,马来库存增幅缓慢预期支撑棕油走强1.核心逻辑:宏观通胀及原油自身的系统性风险仍在,全球粮食供应危机在新季也难看到有较大的转机,这些因素主导下的核心品种和油脂都有很强的相关性,因此油脂高位价格依然有较强支撑;供需面上,供应边际改善逐步兑现,政策性风险见顶,这加大了油脂高位区间波动的顶部压力。因此,油脂高区间波动预期不变。策略上目前低多策略是主流声音,也基本都有高位区间波动预期,但我个人觉得区间操作上,高空策略更有较好的安全边际。油脂顶部的压力来自供需面,在加息周期内,相较宏观及原油对油脂的底部支撑,结合现货及贸易流,顶部更好把握些。 2.操作建议:关注菜系油粕比回归行情 3.风险因素:油脂抛储,宏观政策异动,印尼出口限制政策调整4.背景分析: 隔夜期货:5 月27 日,CBOT 市场豆油收盘上涨,美豆油07 合约涨幅1.48 或1.88%,报收80.40 美分/磅。BMD 市场棕榈油收盘上涨,马棕07基准合约涨幅39 或0.57%,报收6925 马币/吨。 高频数据: SGS:预计马来西亚5 月1-25 日棕榈油出口量为1112175 吨,较4 月同期出口的897683 吨增加23.89%。 ITS:马来西亚5 月1-25 日棕榈油出口量为1141764 吨,较4 月1—25 日出口的914661 吨增加24.83%。 AmSpec:马来西亚5 月1-25 日棕榈油出口量为1105307 吨,4 月1-25 日出口的901978 吨增加22.54%。 现货市场:5 月26 日,全国主要地豆油成交量14100 吨,棕榈油成交量2400 吨,总成交比上一交易日减少23366 吨,降幅58.61%。(mysteel)生猪:收储再次来临,挺价意图明显 1.核心逻辑:猪价进入博弈阶段。养殖场和屠宰场的提价和压价意图明显,但是双方均不妥协。养殖企业出栏计划略微滞后,但是不愿意增加出栏计划。5/6/7 月养殖企业出栏数量预计减少,叠加市场二次育肥,短线推高价格。当下高价抑制消费,养殖场被迫降价销售白条,高价采购毛猪,剪刀差导致屠宰场亏损。 2.操作建议:震荡向上行情。 3.风险因素:疫情发展情况,母猪存栏情况,饲料价格,4.背景分析: 5 月26 日,生猪09 合约收盘价为18670 元/吨。河南现货基准价报15.2-15.6 元。 2022 年5 月26 日,27 日收储4 万吨。第一次成交5000 吨。 生猪价格再创新高。5/6/7 为消费次淡季。但是由于养殖场出栏减少,因此并不着急出售生猪。同时,由于长期处于亏本状态,养殖场迫切希望能推高价格,使得生猪价格重回成本区域,弥补现金流的缺失。另一方面,由于饲料销量开始下滑,市场担忧能繁母猪去化较为严重,影响今年下半年生猪供应。当前疫情期间市场认为需求已经如此好,那等到疫情复苏,价格将更上一层楼,因此做多氛围浓厚。 白条市场消费维持低迷状态。批发市场多有剩余白条未能及时销售。 高毛猪售价和白条大量剩货形成鲜明反差。 2022 年3 月3 日第一批第一次收储1.94 万吨,3 月4 号第二次收储2.06 万吨,流标1.6 万吨。 2022 年3 月10 日第二批收储3.8 万吨 2022 年4 月2 日第三批第一次收储1.18 万吨,4 月3 日第二次收储进行2.82 万吨,流拍1.97 万吨。 2022 年4 月14 日第四批收储4 万吨,流拍3.73 万吨。 2022 年4 月22 日第五批收储4 万吨,全部流拍。 2022 年4 月29 日第六批收储4 万吨,流拍3.82 万吨2022 年5 月13 日第七批收储4 万吨,成交4500 吨。 2022 年5 月20 日第八批收储4 万吨,成交300 吨。 玉米:小麦质量堪忧,玉米价格稳中偏强 1.核心逻辑:东北地区陈量中优质的玉米价格偏高。下游企业收粮困难。这提振北方港口玉米价格。伴随深加工提价锁粮,玉米价格稳中有涨。 东北疫情可能影响春耕,关注今年种植影响。 2.操作建议:震荡向上。 3.风险因素:疫情发展情况,物流情况,政策动向4.背景分析: 5 月26 号,国内地区玉米现货价格波动。09 合约期货价格为2931 元/吨。 本周全国玉米市场以稳为主,小幅震荡。东北地区自然干粮上市,市场供应缓和,当前下游需求不旺,采购方给价较低,贸易商对优质粮仍旧惜售,优质粮价格仍旧坚挺。华北地区主流成交价格变化不大,麦收之前部分贸易商仍旧有出货计划,深加工自上周开始到货量连续高位,企业压价收购,随着到货量逐渐减少,部分企业收购价格小幅反弹。南方销区玉米价格高位盘整,但需求平淡,饲料企业库存较高,维持固定安全库存为主,按期到货进行补库。预计下周全国玉米市场继续震荡调整。 北方港口玉米价格局部跳涨,锦州港国一等720 容重玉米报价2870元,广东蛇口新粮散船一等玉米3050 元。 苹果:时令水果冲击,稳中偏弱运行 1.核心逻辑:减产和优果率低将期价拉至高位,短期按需求调配偏弱运行,后期关注新季果套袋情况和市场情绪。 2.操作建议:观望 3.风险因素:特殊天气情况,疫情情况。 4.背景分析 本周三,苹果10 合约收盘价9163,下跌21 元/吨。 受疫情影响和时令水果的冲击,苹果需求出现疲软现象。现货价格稳定,走货速度放慢,山西销区订购基本结束,山东产区以客商按需调货。 随着气温上升,夏令水果上市后大幅冲击苹果销售。前期优果率低和产量减少的期价提振已经完全兑现,短期内将会延续稳中偏弱运行。新季果已经进入套袋工作,华北东部和山东半岛降雨量和气温适宜,市场对新季果生长持良性情绪,期价走势的关键驱动因素是下半年苹果产量。 2022 年全国冷库库存环比下降24%,且受冰雹天气影响优果率低,产区各地好果已展现吃紧状况。一二级80#以上优果价格偏硬,已由三月初的3.3 元/斤上涨至目前的3.9 元/斤-4 元/斤,涨幅18.18%。而部分客商货源高价更飙升至5.5 元/斤。截止本周,全国冷库苹果剩余量292.96 万吨左右,其中山东113.1 万吨,陕西93.27 万吨,库容比为23.35%和20.68%。 红枣:低位震荡 1.核心逻辑:仓储成本增加,下方有支撑。 2.操作建议:逢低买入。 3.风险因素:挺价心理加强,需求现状改善。 4.背景分析: 本周三,红枣09 收盘价11900,跌80 元/吨。 产区红枣生长情况:由于今年普遍回温较早,枣树在四月底已可见花苞,现已进入开花期。中下旬枣农将进行打药除虫工作,病虫害高发期各项工作有序进行中。气温方面无极端天气延迟花期与坐果。预期22 年产量将会在去年减产后修复。 需求方面受高温天气影响,红枣需求偏弱。销区市场走货一般,河北河南大货已入冷库,实际成交随购随销,品质不同价格不一。市场上量货多为大企业放量货源。相比于减产上市的新枣,陈枣良好的性价比更加吸引市场。近年来,红枣由传统的线下销售转型为线上线下并行,低级别干枣竞争力随着电商端需求增加而不断提升。仓单方面,较去年同期增加 (文章来源:东海期货) 文章来源:东海期货![]() |
10 人收藏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收藏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