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资讯

订阅

当下的郑州,应该让更多的“刘书记”们说话,哪怕说一些错话、出格话

2022-11-14| 来源:互联网| 查看: 317| 评论: 0

摘要: 题记:当下的郑州,最需加强信息发布和与群众的沟通,尊重并回应底层呼声,增加政策执行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白癜风不能吃什么

题记:当下的郑州,最需加强信息发布和与群众的沟通,尊重并回应底层呼声,增加政策执行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像2020年年初疫情刚爆发时那样,上下同欲,互相理解支持,以合力尽快结束本轮疫情,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让街头巷尾的烟火气重燃,让民生经济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我们,要团结,不要撕裂和误解。

11月7日,在郑州疫情防控正进入“攻坚期”的背景下,有两个个体事件成了广大市民表达不满的出气筒:

一是11月6日郑州新冠疫情防控第三十四场新闻发布会上,一位基层社区的刘书记因说了一句“前几天我女儿十八岁生日,然而我却缺席了她的这场成人礼”,今早冲上热搜,指责声、谩骂声搅成一片,甚至于其女儿也开始遭受网暴;

二是郑州南三环外的一个社区以科学精准疫情防控的名义,向居民发出了一份出门登记表,其中包含“人口类型”“职业”“政治面貌”等条目,详细如政审,旋即引发批评性舆论狂潮。

两个事,都关涉基层主体,表面上看都属意外的“擦枪走火”事件。但是,如果联系到他们作为疫情防控“甲方”主体的身份,联系到老百姓对本轮郑州疫情防控举措和效果的普遍存在各种意见,那么我们就会明白,这位基层书记和这个社区因自身言行的“不当”,而被当作群嘲对象,纯属必然。

而且可以预料,只要当前层层加码的疫情防控政策的惯性依然存在,只要本轮疫情未根本消退,那么,这样的事件还会接连发生,不少基层单位、干部和一线防疫人员还会继续“中枪”。

这些人和这些单位看上去有点“冤”。为什么是自己,而不是别人?不说那样的话、不做那样的事,岂不是什么问题都不会发生?照本宣科说话、老老实实做事,不就“平安”了?但实际情形却是,面对着群众“挑剔”的雪亮眼睛,“中枪”的,不是张三,就是李四;没有这事,也有那事;即便按照各种指令认真做事,也保不准会被挑出毛病。我原来说过,精准防控,到基层,究竟有多少单位能完全做到?所谓的“精准”,标准和尺度都是什么?

只要疫情防控的“静默”漫漫无期,老百姓的情绪就是“火山口”,而这些人,就坐在“火山口”附近。某社区的出门登记表,那么多的条目体现的是不是他们所理解的“精准”?本次新闻发布会,整场就刘书记所说的这一句话属于煽情的“亮点”,但谁能想到它会成为一点就着的“炮捻”?某一群体和某一群体之间的情绪对立,并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

我很同意一位专家所说的话,基层防疫人员很辛苦,我们要体谅他们,要理解他们。郑州静默快一个月,每个行政区、每个街道办、每个小区的工作人员也都忙得团团转,老百姓因为离他们近,也都看在眼里。

但是他们的身份还是有着一些不同,除了是要接受防疫的“群众”,他们还代表组织,代表政府,作为疫情防控主体责任人的身份存在,因而在此非常时期,举手投足都受到不一般的关注:说出的话得体不得体?制定的政策举措适度不适度?对群众的诉求是否回应得及时、处理得到位?在突发事件面前是否展现出足够的人性温度?

不能指望每一个人都有很高的素质和较强的应对能力,但最起码,是要保持良善,要有耐心、同理心和共情心,不能有阿伦特所说的“平庸之恶”;要明白自己最根本的身份,也是一个群众,“何不食肉糜”的显性做派和隐型心态都不可有。

而整个社会,也要容忍和鼓励这些人多说一些带感情的话,也要给那些做了一些出格事情的社区、街道等基层单位纠正错误或失误的机会,不可一拍到底、“人肉”致死。

要知道开新闻发布会,最害怕从头到尾念稿,满场空话、大话,语言大而化之、没个性,就会让人脑袋大。某种意义上,得给那些被选出来或被推出来做代表性发言的基层管理者以一些说错话、说出格话的机会,否则以后就会没人说话,或者敢于站出来说。假如以后没有人能勇于站出来说,那么关于疫情防控的新闻发布会,还能开得成吗?或者即使开了,从头到尾都是照本宣科,念事先准备好的通稿,很少回答群众关切的问题,这样的会,还有意思吗?

过去,我们多是让“组织”站出来说话,而不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来说话,这样做的结果,就是经常性地人人少责甚至人人免责。

所以,有时我想,郑州疫情发展到这种程度,刘书记的更多上级领导也应该站出来遛两步,面对公众讲讲话、表表态了。可惜,到目前为止,两场新闻发布会,我们看到的多是基层和抗疫一线工作者那略显疲惫的身影。他们中的个别人,很不幸因自身言论的“不当”而成了人们情绪发泄的具体靶子(我并不认为这是所谓的“矛盾转移”)。

不是吗?面对这么大的事,如果每个人都把自己隐藏在某种面罩之内,那么老百姓的情绪“火山”,只能是越积越大,谁撞上谁倒霉。好的疏导方法,就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让新闻发布会开得更多更务实,让更多的人站出来说话,并尽量多地说一些实话真话。

至于说话方式,那是技术问题,不能本末倒置、因噎废食。当下的郑州,最需加强信息发布和与群众的沟通,尊重并回应底层呼声,增加政策执行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像2020年疫情刚爆发时那样上下同欲,互相理解支持,以合力尽快结束本轮疫情,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让街头巷尾的烟火气重燃,让民生经济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我们,眼下最需要的是团结,而不是撕裂和误解。

11月7日晚

分享至 : QQ空间

10 人收藏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收藏

邀请

上一篇:暂无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关于本站/服务条款/广告服务/法律咨询/求职招聘/公益事业/客服中心
Copyright ◎2015-2020 高邮百事通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高邮百事通 X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