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资讯

订阅

爸爸管上海的姑姑借钱,姑姑说:我们上海人是不会借钱给别人的

2023-03-02| 来源:互联网| 查看: 317| 评论: 0

摘要: 讲个亲身经历。我在国外生活时租房,夏天为了房间里通风,专门买了一个大风扇,价格25刀。买来一个月后,因......
白癜风预防

讲个亲身经历。

我在国外生活时租房,夏天为了房间里通风,专门买了一个大风扇,价格25刀。

买来一个月后,因为工作原因要搬家,这个风扇没用了,就发了网帖卖掉。

第二天,就有个30岁上下的中国小伙上门买,我说10刀好了,他说5刀。

我说,我买来25刀,只用了一个月,并给他看了商店的发票。

对方说:“就5刀吧,我是上海人”。

最后一句怼了我5秒钟,我没找到该说什么,只好说,“好吧,5刀”。

为啥我对上海人这么理解,因为我有个姑姑,表姑,上海人。

那时候,我在上海买房,好多年前。

首付,差10万,我爸爸领着我去表姑家借钱,准备借5万。

据说,姑姑家里在上海也有3套房。

去姑姑家,姑姑很热情姑父也很热情,请我们吃大闸蟹。

爸爸表明来意,姑姑直截了当道:

借钱这种事,怎么说呢,不存在借钱。要么,就是我给你花。你生病也好,急用也好,我觉得你值得,我给你花,不用还!要么,就是我觉得你不值得,你和我的情感没有到那一步等,所以,我不给你花钱。

一句话,给爸爸说懵逼了!

姑姑接着说:借,是一种风险,借了,我会想着你要还。

你买房的时候问银行都借了贷款,我这笔钱当然只是过桥。借个一个月,我利息一个月损失不少钱。

我的钱在股票里,每天都在生钱。

我抛股票,我的损失怎么算呢?然后你给多少利息呢?

你差5万,我暂时帮了你,你用啥还!你每个月还要还房贷!

不如,我给你一万,表示我帮你一下,五万我有,但不能借你,你早晚得还!

这一万是我给你的,帮你的,我也只能帮你到这里。

我们上海对小孩的教育投入,是个无底洞。

穷人有穷人的投资法,富人有富人的投资法,基本没有人说钱够的……

这件事过去了多年,虽然当年我不理解,现在看来姑姑还是个好人。

真实的就是这样。

上海人我觉得本质不排外,但是他们本能地排斥粗糙的人,无论外在还是内在,排外不理智的人。

我挺喜欢他们拎得清的生活哲学的:不麻烦别人,也不太希望被麻烦,深入相处起来,其实特别轻松,正所谓人淡如菊。

拎得清的确在上海很重要。

作为一个上海人从小得到的教育就是拎得清,绝不给别人添麻烦,也不习惯别人来麻烦我。

看在他们眼里,理智和理财是第一位的,人情是其次.

人情是建立在不损失自己利益的前提下。

也没什么不好。

有人说,东北人过于热心地称兄道弟,就会令人产生反感,上海人算得太清,会让人觉得装有疏离感。

不过,我周围的上海人都还好,没有太过分的,我也是东北人,也没有跟人家称兄道弟占人家便宜……

在礼节和为人方面,上海人这方面的确做得很到位。

但是有时候,也会给其他地方的人产生一种冷漠和疏离感,不过,如果你在上海时间呆长了,会感觉很舒适。

我爸爸说,姑姑从小的观念里遇到事情先想着自己解决,不行再看看能不能花点钱解决,最后实在不行了,才会想去找亲戚朋友。

很不愿找人帮忙,怕欠人情。

姑姑有一句经典的话:欠人情债,就是湿手沾面粉,还都还不干净。

然而,这些其实很多来沪的人都无法理解的。总觉得是上海人小气,不讲人情。

我觉得,你和上海人接触得少,还有就是上海人从小的风俗习惯问题。

我觉得我们有一个误解:

上海人就是自己好才是真的好(有点偏西方人思想了),一直被我们说成自私。

这一点不公平。

现在经济不景气,看来,上海姑姑说得对,自己好才是真的好。

分享至 : QQ空间

10 人收藏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收藏

邀请

上一篇:暂无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关于本站/服务条款/广告服务/法律咨询/求职招聘/公益事业/客服中心
Copyright ◎2015-2020 高邮百事通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高邮百事通 X1.0